(知識分享) 廻紋針:小物件的大智慧發明 作者:葉忠福

廻紋針:小物件的大智慧發明

作者:葉忠福2025.07.01

中華創新發明學會 理事 / 創新發明 專欄作家

早期固定紙張的方法

    迴紋針(Paper Clip)是辦公室中不可或缺的小工具,看似簡單卻極其實用,是一個小小金屬夾的智慧發明。當我們在辦公桌上輕鬆夾起一疊紙張時,很少人會去思考:這個小小的廻紋針究竟是怎麼被創造出來的?這個看似平凡的金屬小物,其實背後有一段豐富且曲折的發明歷史,而且還曾在戰爭中成為象徵抵抗的符號。

    在迴紋針尚未問世之前,人們使用各種方法來固定紙張。13世紀時,常見的做法是將絲帶穿過紙張左上角的切口,後來也有人使用蠟封來固定。隨著時間推移,直針和大頭針也曾被用來固定紙張,但這些方法容易刺傷手指,且不便於重複使用。直到19世紀中期,「彈性鋼材」的發明才為更實用的紙張固定工具創造了更好的推廣使用條件。

紙張管理的需求誕生了廻紋針的雛形

隨著印刷術的發展,尤其在19世紀之後,書面資料大量出現。人們開始需要一種快速、方便、可重複使用的方法來夾住數頁文件。早期的方法包括打洞穿繩、使用大頭針、蠟封,甚至是簡單地折角,這些方式雖然有效,但都存在不便或破壞紙張的問題。

也就是在這個背景下,誕生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:用金屬線彎曲成某種形狀,既能固定紙張,又不傷害紙張,也能重複使用。這個構想聽起來簡單,卻需要精確的設計與適當的材料來實現。

回紋針的設計演進

迴紋針最早出現於1867年,由美國人薩繆爾·B·費伊(Samuel B. Fay)發明,模樣是一個X形金屬環。起初,目的是為了固定紡織品的標籤,但也能利用於固定紙張,這個X形金屬環便成了最早的迴紋針始祖。

約翰·瓦勒(Johan Vaaler)這位挪威發明家於1899年,在德國申請了迴紋針的專利(德國專利號121067),1901年又在美國取得專利(專利號:675761)。他的設計為直角四方形,缺乏現代迴紋針常見的圓幅雙圈結構,因此在實用性上有所不足,由於當時專利制度不完善,瓦勒的發明並未真正商業化。儘管如此,瓦勒的名字在挪威被視為迴紋針的發明者,並在二戰期間廻紋針成為挪威抵抗納粹的象徵(因為它象徵「團結」)。

英國的寶石製造公司(Gem Manufacturing Company)在1890年,則設計出了現代常見的橢圓形雙圈迴紋針,稱為「寶石迴紋針(Gem clip)」當時以手工方式製造生產。這種設計因其實用性和簡單性而廣受歡迎,成為今日最常見的迴紋針形式。「Gem」型迴紋針本身從未被申請專利,可能是因為當時已廣泛使用。

1899年,美國人威廉·米德爾布魯克(William Middlebrook)為一種製造迴紋針的機器申請了專利,這使得迴紋針的生產進入工業化階段,進一步推廣了迴紋針的使用。這種機器生產的迴紋針即為今日常見的寶石「Gem」型迴紋針。因1890年「Gem」型迴紋針在英國誕生時從未被申請專利,所以美國也開始大量生產製造及銷售。

創意思考啟發

迴紋針雖小,卻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與文化意義。從早期的紙張固定工具,到現代辦公室中不可或缺的文具,再到象徵民族團結的標誌,迴紋針的故事展現了人類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實用性與象徵性的追求。這個簡單的發明,提醒我們即使是最平凡的物品,也可能有著不平凡的歷史。

迴紋針的故事告訴我們,即使是最簡單的東西,也可能經歷過無數次試驗與演進,背後有著技術、文化與歷史的交會。一個小小的金屬彎折物,不僅解決了實際問題,還在困難時代成為希望的象徵。

它的發明,不僅是一個實用設計的典範,也是一則提醒:真正偉大的創新,往往源於對日常問題的敏銳觀察與簡潔解決。下次當你隨手拿起一枚廻紋針時,不妨想想它背後的故事,這不僅是一個金屬夾,更是一段關於創新與實用主義的傳奇。

 

 

 

 

加到我的最愛

登入

登入成功